[TOC]
第一章
课程简介
以五层参考模型为线索,按层共分为6个章节:
概述
物理层
数据链路层
网络层
运输(传输)层
应用层
每一层都围绕它的功能、作用来展开;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完整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,各层所遇到的技术、协议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。
建议学习过程中参考课程提供的教学资源,由粗而细,再由细到抽象,思考,并构建、修缮自己的知识框架,融会贯通。
课程主线
计算机网络的必要性
中国的互联网络发展现状
第45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
截至2020年3月,网民规模突破9亿。
为什么学习计算机网络
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
- 使用者
- 从业人员
- 计算机专业必修,考研要求
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
- 连通性
- 资源共享
教材参考模型
本教材采用计算机网络五层参考模型来讲授计算机网络各层
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
计算机网络(计算机网络组成——建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件)
- 使用单一技术的自主计算机的互联集合。
- 单台计算机具有独立自主性
广义的网络
类似事物连接在一起,以提供某些功能的。
如:交通网络,自来水管网,排水管网,邮政网络,快递网络。电话网络…… 计算机网络是网络的一种
互联网
互联网(如何建造规模更大的计算机网络)Network of networks
- (internet)——计算机网络的互相联接。
疑问1: 互联网是个概念 ?而不是指一个具体的网络?
因特网
-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**主机(host)**。
-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;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。
万维网
WWW:World Wide Web,万维网:
- 信息资源的网络
- 三部分支撑着www的运作
- 资源
- 资源标识
- 传输协议
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
-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(20世纪50年代初)
- 计算机——计算机的网络
-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
- 网络计算新时代
第一阶段:20世纪50年代(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)
20世纪50年代初,由于美国军方的需要,美国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(SAGE)的研究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;
第二阶段:20世纪60年代(计算机—计算机网络)
1969年11月,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( ARPA 全称: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)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,但是只有4个结点,分布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、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、斯坦福大学、犹他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。
选择这四个结点的一个因素是考虑到不同类型主机联网的兼容性。对arparnet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它利用了无线分组交换网与卫星通信网。通过专门的接口信号处理机(IMP)和专门的通信线路,相互连接把美国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联接起来。起初是为了便于这些学校之间互相共享资源而开发的。ARPANET采用了包交换机制。当初,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,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,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。 最初,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,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: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,一旦发生战争,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,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。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/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。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,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,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。
- 终端和中央计算机之间的通信→→计算机之间的通信;
- 单台计算机为所有用户服务的模式→→分散异地而又互联的多台主计算机共同完成的模式。
ARPANET的成功使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生根本变化
- Internet的前身
- 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
第三阶段:20世纪70年代(开放式标准化网络)ISO/OSI—TCP/IP
- 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国际标准化问题;ISO正式制订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(OSI),制订了一系列的协议标准;
- 在1969年ARPAnet的实验性阶段,研究人员就开始了TCP/IP协议雏形的研究;TCP/IP协议的成功促进了Internet的发展,Internet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TCP/IP协议的影响。
第四阶段:20世纪90年代(网络计算新时代)
- 高速局域网技术发展迅速,Fast Ethernet、Gigabit Ethernet、10Gb/s的Ethernet已开始进入实用阶段;
- 基于光纤与IP技术的宽带城域网与宽带接入网技术已成为研究、应用与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;
- 无线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蓬勃展开;
- 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电子商务、电子政务、远程教育、远程医疗、分布式计算与多媒体网络应用的发展;
- 基于Web技术的Internet应用得到高速发展(如搜索引擎应用,P2P应用,播客应用,博客blog应用,即时通信应用,网络电视应用等)。
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
- 第一阶段:奇特的起源(1955 ~ 1970s初期)
- 第二阶段:ARPANET向Internet的转变(1970s初期~ 1982)
- 第三阶段:走向普通公众
第一阶段:奇特的起源
- 1958年,ARPA(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,高级计划研究署)成立
- 1969年,ARPANet诞生
第二阶段:ARPANET向Internet的转变(1970s初期~ 1982)
互联网之父的瑟夫(Vinton.Cerf)、凯恩(Bob Kahn)、柏兰登(Bob Braden)等人一起发明出来了被称为成就了互联网的骨干协议TCP/IP
1981年,美国国家科学基金(NSF)成立计算机科学网络(CSnet),并在Vinton Cerf 的建议下,两网互连,互联网正式诞生。
1986 年,NSF 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。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,分为主干网、地区网和校园网(或企业网)。
- 主要技术特点:TCP/IP协议簇形成。
第三阶段:走向普通公众
特点: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(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) 结构的因特网
- 1993年开始,由美国政府资助的 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 ISP 网络所代替。
- 1994 年开始创建了 4 个网络接入点 NAP (Network Access Point),分别由 4 个电信公司经营。
- 从 1994 年到现在,因特网逐渐演变成多级结构网络。
用户通过 ISP 上网
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IP 地址数目的不同,ISP 也分成为不同的层次。
走向大众的标志
- 个人电脑的发展(鼠标的使用)
- 视窗操作系统的出现(1985年,MS)
- 浏览器的诞生
- 1993年4月,Mosaic 浏览器诞生
- Tim Berners Lee
万维网的问世
因特网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和增长速率最快的计算机网络。
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。由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 CERN 开发的万维网 WWW (World Wide Web)被广泛使用在因特网上,大大方便了广大非网络专业人员对网络的使用,成为因特网的这种指数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。
- 1990年12月25日,Tim Berners-Lee和罗伯特·卡里奥一起成功通过Internet实现了HTTP代理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讯。
- 2017年,Tim 因“发明万维网、第一个浏览器和使万维网得以扩展的基本协议和算法”而获得2016年度的图灵奖。
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发展
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发展
- 1987年9月20日,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起点
“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”(越过长城,走向世界)。 - 1994年4月20日我国用64 kb/s专线正式连入因特网。
规模最大的有以下五个:
(1)中国电信CHINANET
(2)中国联通UNINET
(3)中国移动CMNET
(4)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
(5)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
互联网从无到有,从有到覆盖全球,需求和各种契机推动它的发展。
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
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基本技术和协议
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
报文抓取和分析工具的使用
互联网的组成
分组交换网络的特点
- 网络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;
- 网络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,不局限于单一类型的计算机;
- 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,提高网络的生存性;
- 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,必须有冗余路由;
- 网络的结构应尽可能地简单,同时还能够非常可靠地传送数据。
- 分组交换的新型计算机网络ARPAnet。
- 因特网的组成
- 边缘部分连接哪些设备?有何特点?
- 核心部分连接哪些设备?有何特点?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?
- 边缘和核心的区别?
- 在分组交换网中主机A 和主机B 是如何进行通信?
边缘部分
- 用户资源子网,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主机——又称端系统。
- 边缘部分利用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,使众多主机之间互相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。
- 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(两大类):
- 客户/服务器方式(C/S 方式)
- 对等方式(P2P 方式)
核心部分
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
- 核心部分向网络边缘中的主机提供连通性,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与其他主机通信(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)。
-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(packet switching)的关键构件,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。
分组交换技术(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)
电路交换原理
- 两部电话机只需要用一对电线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。
- 5 部电话机两两相连,需 10 对电线。
- N 部电话机两两相连,需 N(N-1)/2对电线。
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,使用交换机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。
“交换”的概念
- “交换”(switching)的含义是:转接→ 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,使它们连通起来。
- 从通信资源分配的角度看:“交换”就是按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。
电路交换举例
- 话机A 和 B 通话经过四个交换机
- 通话在 A 到 B 的连接上进行
- C 和 D 通话只经过一个本地交换机
- 通话在 C 到 D 的连接上进行
通信过程
- 建立连接(占用通信资源)
- 通信(一直占用通信资源)
- 释放连接(归还通信资源)
电路交换的特点
- 特点: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,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—-稳定
- 优点:通信实时性强,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—-稳定;
- 缺点: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,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很低,系统不具有存储数据的能力,不具备差错控制能力。
分组交换的原理
- 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(message)。
- 在发送端,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、固定长度的数据段。
- 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。
- 分组交换网以“分组”作为数据传输单元。
-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(假定接收端在左边)。
-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。
- 最后,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。
- 这里我们假定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,在转发时也没有被丢弃。
当讨论路由器转发分组的过程时,核心部分中的单个网络可简化成一条链路,路由器成为核心部分的结点。
分组交换网的示意图
分组交换特点
- 允许很多主机同时进行通信。
- 传送数据前不占用一条端到端的通信资源,而是一段段地断续占用通信资源。
- 分组交换实质上采用了在数据通信的过程中断续(或动态)分配传输线路的策略。
优点
存储转发
存储转发原理并非完全新的概念
- 存储转发技术是将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、源地址、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(报文或报文分组)进入交换网络;交换网络中的交换结点,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收、差错校验、存储、选路和转发功能。
- 20 世纪 40 年代,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(message switching)。
- 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,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。现在报文交换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。
三种交换的比较
- 电路交换—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,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。
- 报文交换—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,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,转发到下一个结点。
- 分组交换—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,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,转到下一个结点。
计算机网络的类别
关于计算机网络较好的定义
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分类
- 广域网 WAN (Wide Area Network),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,可跨越不同的国家或大洲发送数据,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。连接广域网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是高速链路,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。
- 城域网 MAN (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),一般是一个城市,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,其作用距离约为5km-50km。
- 局域网 LAN (Local Area Network)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,作用范围通常为1km左右。
- 个人区域网PAN(Personal Area Network)是个人电子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,其作用范围通常在10m左右。
- 公用网 (public network) 指电信公司出资建造的面向大众提供服务的大型网络,也称为公众网。
- 专用网 (private network) 某个部分为满足本单位的特殊业务工作所建造的网络,这种网络不向本单位以外的人提供服务。如电力、军队、铁路、银行等均有本系统的专用网。
接入网 AN (Access Network) ,它又称为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。
- 从某个端用户系统到因特网中的第一个路由器之间的一种网络。
- 由 ISP 提供的接入网只是起到让用户能够与因特网连接的“桥梁”作用。从覆盖范围看,很多接入网属于局域网。
两种最常见的网络基础架构类型:局域网 (LAN)、广域网 (WAN)
计算机网络的性能
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
速率
速率指数据的传送速率,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。
速率的单位:bit/s(比特每秒),也可写为bps。
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,而非网络实际运行的速率。
速率指数据的传送速率,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。
速率的单位:bit/s(比特每秒),也可写为bps。
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,而非网络实际运行的速率。数字带宽(bandwidth) :在单位时间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“最高数据率”。
数字带宽单位是 bps (Bits per second)“比特每秒”。
在计算机中,数据容量用字节B(Byte)作为度量单位。
“千”字节用K表示,
KB = 210B = 1024B;
MB = 220B, GB = 230B, TB = 240B。
吞吐量
时延
时延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两个性能指标之一。
- 时延:数据(一个报文或分组,比特)从网络(或链路)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。
- 网络时延由以下几个部分:
- 发送时延
- 传播时延
- 处理时延
- 排队时延
时延带宽积
往返时延
- 往返时延 RTT (Round-Trip Time) 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,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(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),总共经历的时延。
在互联网中,往返时延还包括各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、排队时延以及转发数据时的发送时延。
利用率
信道利用率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(有数据通过)。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。
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。
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。
时延
发送时延(传输时延 )
发送数据时,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。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,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。
传播时延
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所用时间
处理时延
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用的时间。
排队时延
- 路由器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是处理时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-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。有时可用排队时延作为处理时延
总时延
三种时延是怎么产生的
数据在网络经历的总时延中,发送时延占主导地位
-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,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(即带宽)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。
- 提高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。
尽管可以获得高带宽,
但不能改变电磁波传播的速率
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
- 各层工作独立,层之间通过接口联系,降低协议工作的复杂程度
- 灵活性好,任何一层的改变不影响其它层
- 每层的实现技术可以不同,减少了实现的复杂度
- 易于维护,每层可以单独进行调试
- 便于标准化
计算机网络分层
国际电报与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(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)
国际标准化组织ISO(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)
CCITT 主要是考虑通信标准的制定;
ISO 主要是考虑信息处理与网络体系结构。
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/RM
- 1977年,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(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)OSI/RM 。
- 只要遵循 OSI 标准,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、也遵循这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。
协议与划分层次
-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、标准或约定即网络协议(network protocol),简称为协议。
- 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(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)。
协议:一系列规则和约定的规范性描述,它控制网络中的设备之间如何进行信息交换。
网络协议的三要素
- 语义,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,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,即“要做什么”;
- 语法,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,即“要怎么做”;
- 同步,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,即“什么时候做”。
划分层次
假定主机1和主机2通过一个网络发送文件,可以划分成三类工作。
- 第1类工作与传送文件直接有关,即文件传送模块作为最高的一层。
- 第2类是一个通信服务模块,用来保证文件和文件传送命令在两个系统之间可靠地交换。
- 第3类是一个网络接入模块。
体系结构的概念
计算机网络的各层+协议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(architecture)。
- 体系结构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。
- 这些功能是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的,是一个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实现(implementation)。
-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,而实现则是具体的,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。
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
物理层
- 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结点之间建立、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;
- 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,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;
-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比特。
数据链路层
- 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,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;
-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“数据帧”;
- 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,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。
网络层
- 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;
- 为数据在结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链路,实现拥塞控制、网络互连等功能;
- 传输单元是分组。
运输层(传输层)
- 向用户提供可靠端到端(end-to-end)服务;
- 处理数据包错误、数据包次序,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题;
- 运输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,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关键的一层。
应用层
- 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;
- 应用层需要识别并保证通信对方的可用性,使得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的同步;
- 建立传输错误纠正与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控制机制。
协议各层传递过程
发送方
接收方
封装
服务调用
实体、协议、服务、服务访问点
相邻两层之间的关系
- 连接:是两个对等实体为进行数据通信而进行的一种结合。
- 服务:是各层向它的直接上层提供的一组原语或操作,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类型的服务。
- 面向连接服务(connection-oriented)
- 面向连接服务具有连接建立、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。
- 无连接服务(connectionless)
- 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。
- 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。这种服务常被描述为“尽最大努力交付”(best effort delivery)或“尽力而为”。
- 面向连接服务(connection-oriented)
TCP/IP的体系结构
Ip
TCP/IP 的应用层协议
- TCP/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-服务器方式。
- 计算机的进程(process)就是运行着的计算机程序。 为解决具体应用问题而彼此通信的进程称为“应用进程”。
- 应用层的具体内容就是规定应用进程在通信时所遵循的协议。
- 客户(client)和服务器(server)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。
- 客户-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。
-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,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。
C/S通信
第二章 物理层
物理层的基本概念
物理层的主要功能
主要功能实现透明的比特流的传输。
- 封装好的数据以“0、1”比特流的形式进行传递,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。
- 物理层上的传输,从不关心比特流携带的信息,只关心比特流的正确搬运。
物理层的4大特性
机械特性(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)
- 指明接口所有接线器的形状、尺寸、引脚数和排列等,如RJ45。
电气特性(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)
-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。
功能特性(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)
-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。
过程(规程)特性(procedural characteristics)
-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。
规程的概念类似协议
-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。
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
- 数据(data)——运送信息的实体。
- 模拟数据——数据的取值连续变化。
如,声音、温度、压力、视频等。
- 数字数据——数据的取值为不连续数值。
如文字、数字等。
- 模拟数据——数据的取值连续变化。
- 信号(signal)——携带有信息的电平、光模式或者经过调制的电磁波。
信号
数据通信
调制和解调
数据通信系统模型
信道
基带信号
常用编码方法
波特率
带通调制方法
带通调制
数字传输系统
PSTN
本地回路
调制解调器
56k的调制解调器
数字用户线
光纤到户
干线
脉冲编码调制
PSTN的核心
PCM的基本原理
同步光纤网 SONET/同步数字系列SDH
SONET的4个设计目标
SONET 的OC级/STS 级与SDH 的STM的STM级的对应关系
电路交换和分组/包交换的比较
小结
- PSTN是由本地回路、干线和交换局三大部分构成。
- 调制解调器的调制完成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。
- 端局中codec的编码完成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。
- Codec的基本复用线路T1由24路话音公用,是一个时分复用系统,每125微妙传送一个复用帧。
物理层设备
物理层部件
物理部件
中继器
以太网中继器5/4/3/2/1规则
使用中继器以太网的做大作用距离
冲突
冲突的电气表现
冲突域
集线器
电话线RJ11